中华眼科杂志简介
《中华眼科杂志》(CN:11-2142/R)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中华眼科杂志》主要报道医学相关领域内的科研成果、临床诊疗经验以及对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
本刊在线订阅限时优惠价480元
杂志文章特色
1、《中华眼科杂志》文稿应具创新性、科学性、导向性、实用性。投稿文字务求准确、精炼、通顺、重点突出;一般原则:原创性研究论文采用结构为“引言(背景)”“方法”“结果”“讨论”四个部分。其他类型的论文,如:meta分析、病例报告、叙述性综述和专论可采用不同的格式。
2、《中华眼科杂志》原创性研究、系统综述及meta分析要使用结构式摘要。阐明摘要的目的、方法(研究时间、基本过程中受试者的选择、场所、测量方法、分析方法)、结果(主要发现或数据,给出具体效应值及其统计学意义和临床意义)、结论。摘要末尾刊出临床试验注册(Trialregistration)机构及注册号。
3、《中华眼科杂志》详细描述统计学方法,提供并说明所使用的统计学软件及版本;研究设计和统计学方法参考文献应尽可能引用标准出版物(标明页码);统计术语、缩写和大多数符号要做定义;统计学符号按GB/T3358.1—2009《统计学词汇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一律采用斜体。
4、《中华眼科杂志》作者切忌一稿多投,3个月内未收到我刊任何回复,即可将稿件另行处理。无论文章采用与否,均不予退稿,请作者自留底稿。
杂志分析报告
注:年度总文献量的统计不包含资讯类文献,如致谢、稿约、启事、勘误等
注:比率 = 当年基金资助文献量 / 当年发文量 * 100%
注:当年发文量的统计不包含资讯类文献,如致谢、稿约、启事、勘误等
论著,病例报告,综述,专家述评,图片精粹,标准与规范探讨,焦点论坛,本期导读,眼科会议专栏,专家讲坛,学术争鸣,图像精粹,读者·作者·编者,手术视频展播,时讯,专家讲座,研究快讯,技术交流,卷首语,中华眼科史记,短篇论著,讣告,学术动态,眼科管理,读者作者编者,综述_综述,临床病例讨论,编者寄语,读者?作者?编者
摘要:青光眼是严重的不可逆的致盲性眼病,因此加强青光眼的防治工作非常必要。虽然我国已在防治青光眼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是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还没有将防治青光眼纳入全国防盲治盲的优先项目,还没有建立起全国性防治青光眼的队伍和机构,还没有在眼科医师中普及和及时更新防治青光眼的知识,还没有建立起青光眼的药品供应网络,还没有在公众中普及防治青光眼的知识。要解决上述问题,应当在我国构筑全国性防治青光眼的体系,其主要目标是提高青光眼的发现率,降低青光眼的致盲率,提高青光眼患者的生活质量,并节省因青光眼致盲的社会成本。为了能顺利地推行这项工作,需要采用公共卫生的途径,而不是仅仅依靠临床途径。在构筑全国防治青光眼的系统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开展工作,包括从我国各地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出发建立防治青光眼的机构;培训防治青光眼的专业队伍;建立防治青光眼的制度;以及加强防治青光眼的科研工作。(中华眼科杂志,2011,47:97-100)
摘要:长期应用抗青光眼药物能引起结膜慢性炎症、浅层点状角膜炎及干眼症等眼表疾病。病理研究发现该类患者结膜杯状细胞数量减少、眼表上皮鳞状化生及角膜上皮细胞凋亡。已有证据表明滴眼液中的防腐剂苯扎氯胺有毒性作用,是眼表组织损伤的重要原因。药物性眼表损伤患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症状轻微,病变发生滞后,常与眼表疾病共存或混淆,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青光眼的治疗。因此,要十分重视长期局部应用抗青光眼药物对眼表组织的损伤问题,选用降眼压效果好、作用时间长的抗青光眼药物,必要时使用联合固定配方制剂,减少药物使用的种类和次数。对需要使用多种药物才能达到靶眼压或出现眼表组织损伤的患者,应及时采取手术或激光等其他治疗措施。注意对眼表组织损伤的预防及共存眼表疾病的治疗。研制无防腐剂或含有新型防腐剂的抗青光眼药物,改进或研制长效药物和药物赋形剂是今后新型抗青光眼药物剂型发展的方向。f中华瞑科杂志。2011,47:101-104)
摘要:2011年“第三届中国眼科学基础研究大会(3rdChinese Congress of Research inVision and Ophthalmology,CCRVO)暨研究生导师论坛”将于2011年3月31日至4月3日在重庆市申基索菲特大酒店召开。会议由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主办,第三军医大学承办。本次会议将广泛交流眼科学和视觉科学的基础研究进展,围绕当今前沿性热点问题进行深入讨论。会议主题“交流与创新”。一、会议内容
摘要:目的探讨青光眼滤过手术后滤过泡相关性眼内炎的临床特点、发生原因、治疗方法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1997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全部滤过泡相关性眼内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包括患者治疗前眼部情况、青光眼类型,滤过手术后早期有无低眼压、浅前房及滤过泡渗漏情况,既往眼病史及手术史,眼内炎发生后眼部B超检查结果,病原学检查结果,治疗方法及视力预后等情况。结果共收集19例(20只眼)眼内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6例(17只眼),女性3例(3只眼);年龄15~71岁,平均(46.9±16.1)岁。除在外院手术的5例(5只眼)外,14例(15只眼)患者术中均使用抗代谢药物(丝裂霉素C0.5g/L,巩膜瓣下放置浸有药液的湿棉片2min)。术后早期8只眼出现浅前房、低眼压。8只眼行2次以上青光眼滤过手术。滤过泡相关性眼内炎发病时间介于末次手术后15d至10年之间,平均(29.5±32.2)个月,主要表现为滤过泡感染、前房炎性渗出和积脓、玻璃体显著混浊。11只眼经溪流试验检查,7只眼(63.6%)阳性,表明有滤过泡渗漏;其中下方滤过泡渗漏致眼内炎者5只眼。19例患者进行22次病原学检查,其中阳性者8例(36.4%),以葡萄球菌为主,对万古霉素敏感。早期行玻璃体手术联合全身及局部抗生素治疗,可有效控制感染性眼内炎,其中16只眼(80.0%)治疗后视力提高,11只眼(55.0%)视力恢复至患病前。13只眼(68.4%)眼压保持正常,5只眼(26.3%)用1种或2种降眼压药物眼压控制,1只眼(5.3%)再次行小梁切除术治疗。结论滤过泡相关性眼内炎是青光眼滤过手术中严重威胁患者视力的并发症,可发生于术后任何时期,其发病急、病情进展迅速,葡萄球菌是主要的致病菌。滤过泡
摘要: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是上海市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该医院现有职工3000余人,床位1200余张,经过3年建设后,医院拥有床位约2000张,是一所集医、教、研为一体的大型著名医院。为进一步加强学科队伍人才建设,特向海内外诚聘优秀学科带头人和优秀学科骨干。
点评详情